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科普大讲堂
节气顺时养生 | 秋意渐浓,白露养生,护四,吃三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9-07

9月7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此时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天气越来越冷,昼夜温差越来越大,夜寒生露凝,故名“白露”。白露养生当注重保暖避寒与养肺润燥。



白露时节护四处


1、护肚脐


1.jpg


肚脐又名神阙穴,属任脉,是人体的重要穴窍。一旦神阙受寒必伤脏气,引发腹痛、腹泻、脱肛、痛经等疾病。因此,天气转凉慎穿露脐装,晚上睡觉喜欢蹬被子的朋友最好穿上睡衣,加强腹部保暖,防止肚脐受寒。


2、护后背


2.jpg


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要护住阳气,以抵抗寒邪侵袭。

人体后背脊柱位置有一条经脉叫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统管一身阳气。如果后背受凉必然会损伤督脉,耗损阳气。

因此,养阳首先要暖背,平素怕冷者可多晒太阳晒背部,用阳光之温热来补充体内阳气的不足。夜间入睡要撤掉凉席,谨防寒邪入体。


3、护头部


“头为诸阳之会”,头部吹风受凉后容易出现头痛,这是因为受凉后寒邪直中经络,损伤阳气,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所以,白露期间如需空调降温,一定要注意护好头部,避免直吹。


4、护双脚


俗话说“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白露后阴寒之气渐增,换掉凉鞋,穿上保暖透气的球鞋、棉鞋是暖脚的第一步。

晚上睡前可用热水泡脚,腿寒的朋友还可加入艾叶煎水沐足,能起到暖身助眠的效果。


养肺润燥:吃三样
(梨、藕、蜂蜜水)


中医认为,肺应秋,秋季主燥,燥邪易伤肺,肺恶燥而喜润。秋季是养肺的好时节。



(1)百合川贝炖雪梨

食材:川贝10g、百合10g、雪梨2个、枸杞8克、冰糖适量。

制法:雪梨切块;将食材放入养生锅,煮半小时;加入冰糖、枸杞,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养阴润肺、清热去火。

禁忌人群:风寒咳嗽者忌服。


(2)五汁饮

食材:藕500g,梨1000g,荸荠500g,鲜芦根100g,麦冬500g

制法:将梨(带皮)、藕、荸荠榨成汁;芦根和麦冬放水煮后取汁约200ml左右;将榨成的汁与煮后的水兑在一起,频饮即可。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禁忌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脾胃虚寒者。


(3)鲜藕白蜜汁

食材:鲜藕120g,白蜜60g。

制法:鲜藕捣烂,榨汁,加蜂蜜搅匀服。

功效:清热解毒。

禁忌人群:脾虚胃寒者、‌妊娠期或生产期妇女不宜食用。‌



保健穴位

秋季时节,肺的肃降功能增强,中医认为此时要注重“养肺”。

3.jpg

养肺:大椎穴

双手搓热后捂在颈部,这样不仅能防寒,也可以对肩颈部位做到防冻的作用,同时也能温散通络和祛寒。



参考文献:

[1]牛茹.大椎穴“主治”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