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医院检验科抗击疫情在行动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这看不见的防控战场上,除了医护人员,还有这样一群夜以继日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的人。每一位病人的鉴别诊断都离不开他们辛勤的付出,他们直面病毒,与病毒近身搏斗,甘当抗疫前线的侦查尖兵,把实验室当战场,不顾感染风险,一次次与病毒“亲密接触”,为疫情处置提供科学、有效的报告——他们就是检验科医生。
争分夺秒 攻坚克难
电子科技大学医院检验科是一所集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化学发光检验、微生物检验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现代医学检验科。在2020年10月接到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要求二级医院必须建立PCR实验室(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指示后,医院上下高度关切,徐静静院长亲自部署,把实验室的建设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确定建设PCR实验室开始,检验科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疫情防控排头兵。
建设前的实验室
建成后的实验室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科主任的李薇没有一刻迟疑,立即展开行动,带领科室的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与院感科、后勤部、医务科一起制定PCR实验室筹备计划,包括流程设计、项目开展、仪器安装调试、信息系统对接、物资筹备、人员岗前培训等,并全程参与到实验室的各项建设工作中。
在学校和各职能部门支持下,实验室基础建设从动工到竣工仅用了20天,设备也在一周后迅速到位。经过不到40天紧锣密鼓的建设,医院上下克服了重重困难,虽然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是成电医院人紧密配合,所有步骤环环相扣、层层过关、争分夺秒,体现了成电医院的专业和高效。
最终,电子科技大学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通过了高新区疾控专家初评验收,一周后又顺利通过成都市疾控专家现场验收,被成都市卫健委确定为成都市核酸检测定点医疗机构。目前,成都市有141家定点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医院是唯一一家高校医院。
疫情防控背后的“无名英雄”
在整个核酸检测过程中,核酸提取是最关键、最危险的环节,检测人员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与病毒亲密接触。“我们检测的标本,主要来自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如果操作不当、防范措施不到位,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颗粒物就有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或者依附在衣服表面甚至皮肤上,进而扩大污染范围。一些特殊标本如从痰中提取病毒核酸,有时就不容易顺利提取,需要经过反复处理才能成功。”刘勇医生如是说。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极强,且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和接触方式,因此必须作好相应防护,操作过程中,举手投足都须严格遵循规范。刘勇医生告诉记者,每天送来检测的样本在时间上比较分散,而且检测时长长达5-7小时。每次检测前,实验室需彻底消毒,值班人员要穿好相应防护服具;从接收标本开始,灭活、核对、分类、排样、分装,然后才进入繁杂的核酸提取流程。每天工作量由开始的数十份标本量增至现在的两三百份,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
“由于近期核酸检测的标本量骤增,检验科的人员又比较紧张,就需要大家延长工作时间,刘勇老师总是随叫随到,从无怨言,已经以医院为家了。”李薇被老大哥的无私、敬业深深感动着。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这个时候正是能体现出我们检验人的价值!再说,我是我们科室里姑娘们的大哥,困难的时候必须首先冲上去。”刘勇医生肯定地说。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作为提供新冠肺炎确诊依据的检验科,无疑是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成电医院检验科人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斗志,死盯病毒,全力以赴地为临床一线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虽不在前线,却胜似在前线,面对病毒,他们毫不畏惧。此次新冠肺炎战“疫”中,医院检验科人员都展现出非凡决心和斗志。12月7日郫县疫情至今,短短一周时间,检验科己完成近千例标本量。
李薇带领着检验科PCR团队,积极探索,研究如何提高病毒检测效率和质量,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她说:“作为一名母亲,不怕被感染是假的,但作为一名专业的检测人员,身上的使命是沉甸甸的,由不得我有半点犹豫,而且我还是科室负责人,我更应该冲锋在前。”
检测中,检测人员需采取生物安全三级个人防护,身着这样的防护装备在实验室需要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对脑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但我院检验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圆满完成了每天的检测任务。
徐静静院长感慨地说:“大疫危急时刻,我们的医疗、医技、护理人员表现出来的敢打硬仗、争取胜利的精神正是成电医院人流传了三代最宝贵的的传家宝!”
疫情背后的“听风者”
这次肺炎疫情让人们认识了检验科的工作,他们默默而又坚定地为临床提供一份份参考数据,但每一份检测标本背后的故事,都包含着检验人的艰辛和心血。面对这群“无名英雄”,更值得我们说一声感谢。
在新冠肺炎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里,这群尽忠职守的检验人,他们知道,唯有认真和努力,唯有尽职尽责,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愧身上这身白衣,无愧师生、患者、百姓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