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学术动态
最好的告别
发布者:质控  发布时间:2024-10-14

最近一部热剧《凡人歌》,在各大平台掀起了一股热潮。通过三对情侣在不同境况下的面对的种种挑战与困难,通过不懈努力,重新找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刻展现了现代人在生活压力、职场挑战、家庭责任等多重压力下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变化。

故事中,谢美蓝和沈磊在面对母亲癌症晚期治疗的问题产生了分歧,要不要拼尽全力去搏一线希望?最终是人财两空还是安详离去,还是见证奇迹?这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难题,也是癌症医学在数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抉择。

而癌症治疗,不仅仅是只有大众平时了解到的放、化疗,当癌症进入晚期,治愈并不是治疗的唯一目的,我们是否有更符合实际的、人性化的选择呢?

当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结局的时候,如果我们选择在患者生命的最后选择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给予精神慰藉的治疗方法,让患者幸福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也许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生命不可告别,那我们就应努力做最好的告别。

726db04203b65adab13fe4bbc980f7be.png

1—为每一位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告别并不意味着放弃,“救”还是“不救”,这也并不是两个简单的动词,他们的背后暗含着每个患者不同的身体状况,疾病的进展程度,还有患者背后的整个家庭。《凡人歌》中谢美蓝在面对母亲的癌症的时候,就算一无所有,甚至违背内心的原则,也愿意尝试所有的方法;沈磊也愿意支持前期的大部分治疗,但当他认为妻子开始失去理智,去寻找一些别路的办法,面对负债累累的家庭,他犹豫了。

从延长生命的角度讲,我们当然希望每一位患者都可以用最先进的、已经证实临床可用的方法,去寻一丝希望。但是每个患者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家庭,我们不仅要注意人文主义关怀:是患者生活质量更重要?还是生命长度更有意义?我们也要考虑到治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那有哪些癌症常用的治疗的手段呢?

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基本手段,随着内分泌药物、分子靶向药物的有效使用,化学治疗也在迅速进展。近些年逐步成熟的介入治疗、生物治疗(包括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等,以及姑息、营养、康复、心理、中医中药治疗等方法,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积极有效地改善了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为不同的患者提供了不同的选择。

2—不是“治愈”,是“治愈”安宁疗护

       在“救”与“不救”的抉择中,安宁疗护可以帮助恶性肿瘤患者以自身力量克服消极颓废的生存困境,敢于承受生命痛苦,实现生命价值的重构。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复杂又昂贵的治疗并不是义务性的,而是可选择的。有的时候,在生命的终期,在医疗处置中通常以改善患者病情指征或恢复身体功能为核心,人们往往执着于“开洞、插管、机器、药物等十八般技术”,来多挽留患者一分一毫。但是,在这种患者没有自主意识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尊重了他的意愿,他的生命呢?

aa8088c14657c2abcf40d2190e7ebaff.png

这时的安宁疗护,在面对无法治愈的情况下,“治愈”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这里的“治愈”并不是生理上身体健康状况的完好,而是患者在生命的最后幸福地,安宁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安宁疗护可以是缓解患者的症状和疼痛,可以是有经验的照护协助,也可以是帮助患者和家属走出忧伤的情绪,还可以是专注于患者的价值取向,完成患者最后的心愿。

安宁疗护起源于上世纪中叶的英国.是指在疾病的终末期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我国的临终关怀的发展也在逐渐步入正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加强康复、老年病、安宁疗护等连续性医疗机构建设,为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安宁疗护的照护质量的标准也在逐步形成。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发展成为所有终末期患者可以享受的服务,进而实现患者安全、 舒适、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终末期。

885b3a1e6fb00bc571cf74d923236693.png

西西里·桑德斯夫人曾说“你重要,因为你是你,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你依然重要。”每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世上的,但愿最后都能笑着离开。在生命的最后一程,铺满鲜花,也是一种幸福。

参考文献

[1] 严颐丹,刘利,赵灵逸,等.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真实世界中PD-1抑制剂在晚期癌症患者免疫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 肿瘤,2023,43(3):161-170. DOI:10.3781/j.issn.1000-7431.2023.2209-0668.

[2] 林珂宇,张洪江,戈丽薇. 恶性肿瘤患者姑息治疗面临的生命伦理难题及破解之道[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37(7):764-769. DOI:10.12026/j.issn.1001-8565.2024.07.03.

[3] 王小波,韦滔,吴飞翔. 血管介入治疗联合系统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4,30(2):147-151.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30805-00023.

[4] 施敏,蔡余琴,徐增进. 安宁疗护对癌症生命终末期患者的不适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癌症杂志,2024,39(6):1042-1044. DOI:10.3969/j.issn.1001-5930.2024.06.043.

[5] 安秋玲. 我国安宁疗护的现状与展望[J]. 人民论坛,2024(13):42-45. DOI:10.3969/j.issn.1004-3381.2024.13.010.

来源:成都高新医学会肿瘤学专委会人文学组

文字:刘闰 (成医21级卓师班),刘朝敏、段然(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漫画设计:黄号楠(成医21级卓师班)注:文中插画均为“成橙科普课堂”原创设计